中秋、國慶兩節假期將至,購物、聚餐、旅游即將迎來高峰,為使廣大消費者在此期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玩得舒心,9月25日,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大家安全、科學、理性、綠色消費。
“兩節”期間,商家紛紛推出各類“打折、讓利、充值、贈送、返券、店慶”等促銷活動,消費者消費時特別要提防“押金”“預付卡”類消費陷阱。另外在辦理充值卡時,要按照實際需求理性消費,不要被商家宣傳的優惠折扣誘惑而沖動消費,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消費習慣、消費頻度適量充值,盡量不要一次為預付卡充入過多金額,充值以后也要及時消費,避免因使用時間過長,遭遇商家因經營不善倒閉、逃逸等不確定因素,造成損失。
消費者在挑選月餅時,不要購買“三無”(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食品。在購買線上或線下月餅及其它節令食品時,要查看其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尤其是現做現賣的手工月餅。
同時,消費者要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適量按需購買食品禮盒,切莫購買過多,造成浪費。摒棄好面子、講排場的消費心理,不要被各種精美、華麗的過度包裝所誘惑,踐行低碳、綠色、簡約的理念。
“兩節”期間,是家人朋友聚餐的高峰期,要注意飲食安全與衛生。選擇有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飲店。按需點餐,合理膳食,切勿食用野生動物。要留意是否明碼標價,問清價格及時核對,防止“低價高收”。使用公勺、公筷,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實踐光盤行動,做到綠色節約消費。
“兩節”期間,各大旅游景區客流量都會有大幅度增長,消費者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提前安排食宿和出行路線,不要盲目出行。要遵守景區秩序,保持語言舉止文明,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也有一個愉快的旅游體驗。最后,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無論是線上、線下消費,都要主動索取消費憑證,保留好相關的原始票據、聊天記錄、電子交易碼等有效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作為維權依據。消費糾紛發生后可先行與商家協商處理,若協商不成,可及時撥打12315/12345熱線,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互聯網客戶端、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投訴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