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書原已過期或還在申報審查中,卻在網上宣稱是“高新技術企業”,日前,安徽省銅陵市幾家企業的失當行為被人舉報。企業負責人原以為要收到罰單,誰知收到的竟是市場監管部門的免罰通知和上門規范服務。
“這幾家企業被免罰,得益于3月1日起施行的《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和從輕減輕處罰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給企業帶來的‘紅利’?!便~陵市銅官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說。
據了解,今年1月,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牽頭,會同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規定》,重點對違法行為輕微、危害后果輕微、及時改正、主觀過錯、初次違法等免罰輕罰規定的核心裁量要素進行了細化,以此推動免罰輕罰制度在具體案件中的適用,為長三角市場監管部門行政執法人員提供了統一規范、細化可操作的執法指引。
就在《規定》施行后不久,銅陵市銅官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轄區幾家企業在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含認定過期和申報審查中)情況下,在各自官網“公司簡介”中宣稱是“高新技術企業”,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構成虛假宣傳違法行為。
接到舉報后,銅官區市場監管局立即組織調查。經查,被舉報的幾家企業確實存在失當行為,但均屬初次違法,網站點擊量極低,危害后果輕微,且案發后積極配合調查,如實陳述違法事實并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及時對網站內容進行整改。銅官區市場監管局經綜合考量并參照《規定》應當依法不予處罰的情形,決定依法對幾家涉案企業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
“這是《規定》實施以來,銅陵市首批適用‘輕違不罰’的不正當競爭案件?!便~陵市市場監管局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科負責人表示。
“輕違不罰”不是簡單的“不罰了之”。對幾家企業的失當行為,銅官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抽調專業人員組成工作專班,深入企業、深入現場,對企業網站的企業簡介、產品宣傳等作全面排查指導,并創新宣講方式,用以案說法的方式宣講《企業合規競爭指南》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給企業如何強化合規競爭意識上了一堂生動的培訓課。
幾家企業負責人深有感慨,紛紛表示,《規定》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供給,市場監管部門落實制度堅決,推行包容審慎監管,為企業營造了寬松的經營環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