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合肥市快遞綠色包裝使用率達到95%以上,城市和各縣(市)建成區商貿場所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市范圍內固體廢物產生強度穩步下降,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能力水平顯著提升。3月28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該市“無廢城市”建設全面啟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6%;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建成投放點4374座;完成危險廢物申報登記4088家,基本實現全過程管理。
綠色示范企業數量居全省首位
根據《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稱《方案》),合肥市將從工業固廢、生活源固廢、農業固廢、建筑垃圾固廢、危險廢物共5大領域進行“無廢城市”的建設。支持汽車、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行業企業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打造“無廢”循環產業鏈,計劃到2025年,培育綠色工廠40家以上,新增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5家以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降至0.50噸/萬元左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
“目前,合肥經開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新增6家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焙戏适刑胤N污染物管理中心主任孔健介紹,該市綠色制造示范企業數量穩居全國前列、全省首位。
商場逐步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在農業方面,該市推廣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開展消除廢舊農膜土壤殘留等試點。到2025年,完成肥東縣、長豐縣和廬江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
在生活垃圾方面,在蜀山區、瑤海區新建大型中轉站,提升改造一批大中型轉運站,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產品,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減少快遞過度包裝,到2025年,城市和各縣(市)建成區商貿場所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快遞綠色包裝使用率達到95%以上。
據孔健介紹,合肥市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已建成投放點4374座,形成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9500噸/日、餐廚垃圾利用能力1600噸/日。在農業固廢方面,肥東縣、長豐縣和廬江縣入選中央財政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2022年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6%,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廢棄農膜)回收處理體系,累計設立村鎮回收網點958個。
開展重污染河庫底泥清淤
合肥市將全面推廣綠色建筑、發展裝配式建筑,到2025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00%,完成全市范圍內30處建筑棄土消納場所建設。該市還將推進環巢湖多源有機固廢治理,開展重污染河庫底泥清淤,推動底泥在工程用土、園林綠化、建材領域應用。
該市將打造環湖綠色生態農業圈,鞏固巢湖禁捕退捕成果,在環巢湖沿線設置生態廁所。圍繞環巢湖濕地公園、中廟姥山島打造“無廢景區”,發展循環經濟,打造巢湖流域近零碳排放示范區。
據介紹,2022年合肥市已實施巢湖一級保護區綠色生產面積12萬畝、綠色種養循環示范區30萬畝。在建筑垃圾方面,該市發展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2022年獲批為住建部公布的全國24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之一。
合肥市還健全危險廢物收集轉運體系,利用處置總規模達61萬噸/年,完成危險廢物申報登記4088家,基本實現全過程管理。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