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9sxdh"></strike>
            <strike id="9sxdh"></strike>

                <th id="9sxdh"><sup id="9sxdh"></sup></th>
                霍山精品“小民宿”撬動鄉村振興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張晨 分享到 2023-03-27 09:44:14

                “千里大別山,主峰在霍山?!被羯娇h位于大別山腹地,境內層巒疊嶂千峰競秀,自大別山風景道修通后,全縣一盤棋,沿途各鄉鎮因地制宜,建設多業態融合的體驗式景點,以精品民宿為抓手,讓游客移步換景食宿兩便,撬動鄉村振興快步發展。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

                為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霍山縣出臺《霍山縣加快旅游民宿發展實施意見》,修訂《霍山縣扶持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單列“大別山人家”、國家標準民宿及星級農家樂創建獎勵政策。目前,評定星級“大別山人家”民宿22家,創成國家級丙級民宿1家。將民宿發展納入全域旅游、康養旅游總體規劃,制定標準規范,大力推行民宿環境“十有”和服務“五心”標準。

                記者日前沿大別山風景道探訪發現,從霍山縣城為起點,第一站就是落兒嶺鎮依托六萬寨打造的“六萬情峽”景區,依托山間河流落差建設的霍山大峽谷景區;漫水河鎮西鎮暴動舊址;上土市鎮百年名校玉璽樓,陡沙河溫泉;太陽鄉霍山石斛基地,房車營地;單龍寺鎮劉家花屋精品農家樂和民宿;磨子潭鎮宋家河古村茶棧等,一路亮點紛呈,這些不收門票的體驗式景點將霍山的山岳美景、紅色文化,茶葉產業、西山藥庫等眾多元素融合在一起,配套精品民宿和農家樂,讓游客體驗原生態休閑旅游樂趣的同時,也給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據了解,僅2022年,該縣旅游民宿接待游客就達310萬人次,綜合收入16.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5%和13.6%。

                要素整合發展精品民宿

                霍山縣累計整合紅色旅游專項債項目、鄉村振興街接資金等4.05 億元,用于支持民宿開發建設以及基礎設施配套完善,2022年整合各項資金1.24億元,建設13家旅游民宿。摸底縣域閑置場地設施,靈活收儲租賃,政府統籌開發,強化協同聯動機制,組建工作專班,為民宿“把脈問診”。

                按照“區位相鄰、資源相似、功能相近”原則,持續完善配套設施,依托大別山國家旅游風景道沿線景區景點和集鎮鄉村,規劃布點各類精品民宿30多家。建立完善共治共享機制,引導農家樂提檔升級,推進品牌共建、產品共推、客源共享。其中,磨子潭鎮宋家河村的古村茶宿探索“民宿+產業”模式,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帶動全村及沿線30多家農家樂、民宿,戶均增收10萬元。

                霍山太陽鄉打造了望九重、S彎農家樂聚集區、金竹坪露營地等眾多旅游節點,隨著供電、供水、通訊、加油站等基礎設施的完善,農家樂、民宿提檔升級。單龍寺鎮利用原村小學閑置空房,裝修改造成精品民宿,出租給有管理經驗的企業經營,每逢節假日和雙休日一房難求,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又帶動了旅游發展。

                鄉鎮旅游帶動鄉村振興

                以太陽鄉為例,游客紛至沓來,帶動當地農產品和土特產俏銷,茶葉、天麻、茯苓、石斛、瓜蔞、生姜、紅芋等產業效益明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重提升”。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新增近600畝,各村特色產業累計創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0萬余元。

                安徽九仙尊旅游文化公司在該鄉金竹坪村已累計完成林下米斛種植約350畝,野生米斛擬境栽培區160畝,崖壁石斛種植區約240畝。進一步完善農村產業帶頭人培育機制與小農戶利益聯結機制。18家申報主體共計帶動240戶發展特色產業?;ㄩ_半朵公司在金竹坪村建成10畝蔬果種植采摘基地,“田間課堂”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深入推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優化產業結構。

                大別山國家風景道的通車,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引來游客:鄉內景點游客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物流暢通:數十家物流服務公司在太陽鄉都設有網點,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也可以熟練使用網購,太陽村的汪正亮2021年通過線上銷售石斛營業額超千萬元;迎來投資:隨著旅游人氣的不斷增加,不少外地企業紛紛來太陽鄉投資,旅游業、種養殖業成為投資的香餑餑;人才回流:“以前拼命讀書是想擺脫貧困的家鄉,現在的想法是在家鄉創業致富”,“森林旅舍”民宿負責人周甜甜說。各鄉鎮像周甜甜這樣回鄉創業的青年人才不在少數。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方榮剛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